门徒圆桌-阿常-60岁的副总入职10个月被辞职,说说心里的想法

https://articles.zsxq.com/id_bpxjtss4uhab.html

01

公司的副总,是一个60岁的老头,从2021年7月1日入职到昨天离职,刚好十个月,与其说是辞职,不如说是被辞退。

在所有人殷切的期待下,他终于以大家非常认可的方式和速度离开了公司。在昨天离开公司前,特意在公司全员群里发了一段话,底下没有任何一个人与他有互动,包括老板。

说句心里话,在他刚入职后的几天里,本着原始的好奇心,我在百度上把他的名字输入进去,想看看这位素未谋面的副总是什么样的人。

没想到,很快就从百度上发现了他在2019年发布的一个求职信息(人名和手机号都与公司入职信息一致)。

当时就有种直觉,他在我们这个公司应该不超过2年会离开,没想到如今比我预想的还要短暂。

2019年那则求职信息,他的年纪已经58岁,2021年入职我们公司,年龄至少应该是60岁了。

西北某理工科大学本科毕业,无线电专业,毕业迄今已经超过30年。

2019年发布的那则求职信息里标明自己还在职,那么意味着2019到2021年至少应该换过一家公司。

2019年之前的上一份工作,工作时间非常短暂只有一年多。

再在这之前的几份工作,平均在公司的在职时间不超过3年。

除了最开始毕业时进了一些沿海的知名的外企外,直到2015年左右在职公司都是广东沿海城市,但是2015年之后,足迹慢慢从浙江转至江西,江西转至郑州,他本人是江西户籍。

从他之前那则求职信息里的履历表来看,所有在公司的在职岗位都是副总/工厂总经理这类管理岗位,没有涉及任何生产或技术岗位。

我当时看完并推算完他的每一份工作的时间和年限后,就知道这个人肯定在我们公司呆不长久,两百多号人的一个工厂主要管理层平均在职都是5年+,这样的工厂复杂性可想而知,而这个人以他这样的年纪这样换工作的频率,可想而知本身也并不属于人中龙凤。

他最近10年的工作轨迹是以广东至浙江,浙江至江西,江西至郑州,这说明什么呢?至少我心里是这样认为的,沿海的就职机会和对年龄的包容性明显要比内陆要更大更开放,越来越往里面走,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一种在沿海已经被淘汰但相对于内陆城市却是镀了一层金的理解?

如今再从内陆城市回到浙江,以我在温州这12年呆过的工厂来说,职业经理人,除非你入职的是那种非常有规模且知名的企业,温州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家族型的,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职业经理人的位置不那么好坐。

后来有一些细节,更是让我对他的印象直接低至负数。

我们中午十二点下班去食党吃午饭,每桌规定好的七八个人一桌。他规定不允许提前下班去吃饭,必须要等到工厂下班铃响后才能去食堂吃饭。

业务部门素来都是极有自我风格的一个部门,我们都是在11:57分开始往楼下走,等走到食堂刚好12点。

好几次我刚到办公室楼下时,远远看见他已经走在前面,这意味着他至少比我们11:57更早一点下班去吃饭。

工厂副总的身份,全工厂权利和身份最高的一个人,竟然提前下班去吃饭?这个画面让我无数次想起之前上班的那些公司,老板无论是否是与员工同一桌吃饭,基本都是最后一个或者最后几个去的,基本上没有哪个老板是第一个率领大家最先开始去食堂吃饭的。

我想到我们老板,我来公司一年多,几乎从来没有在去吃饭的路上和他偶遇过,以他的那种风格,也绝不会是第一个到食堂吃饭的人。

再有几次,生产线上的员工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打饭时不会按排队来,然后他也跟着那一群人在围成一堆在那里抢着打饭。

吃饭和开会时抖腿,这个画面真的让我印象深刻至极。

02

入职后,他就在工厂内部开启了一系列人神共愤的S操作。

首先,要求每个人都要写在钉钉里提交日报,有的人写,有的人不写,后来出通知不写的人罚款20元。于是每个人都开始写日报,又没过几天,说有些人日报写的太过敷衍,让信息管理员在钉钉里设定日报字数不得少于100字,否则无法提交。

去年年底时,生产线上忙不过来,出通知强制要求每个部门必须轮流去线上支援产品包装,否则罚款。工程设计部产品也不用设计开发了,每天在线上包装;业务部业务员也不接待客户询盘和接单了,也去打包。

更过分的是,工程部一位工程师在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产品打包封箱,工程部经理反馈这个同事今天一天都在打包,日报也必须还是100字提交吗?这样有点难度。结果这位副总在公司全员群里回复,必须要是100字提交日报,这是公司规定,可以写写今天支援包装的细节。

这是在开玩笑吗?办公室里大家都震惊了,整个包装无非就是产品入内盒,内盒入外箱,外箱用胶带工字型打包,不知道谁有那个本事可以把这几个动作凑成100字。难道这也需要整一个SOP流程吗?意义在哪里。

其次,要求公司所有行政人员加班,推行996,不加班的行政人员第二天在公司全员群里点名通报。

他自己一个60岁的老头,孤身一人吃住在工厂,独立办公室就是他的家,空调,Wife,电脑,哪一样不比宿舍好?

可是公司管理层平均年龄都是40-55岁,行政办公室人员基本都是23-35岁,哪一个不是拖家带口,上有老需要照顾下有小需要带娃和辅导作业的?

而且工厂位置极偏僻,有不少同事单程通勤时间都在1个小时左右,这个决定有考虑过一些当事人的真实情况吗?

在大家一致的反对抗议下,最终变成只有管理层需要996。可最后的实际情况是,有的喜欢吸烟的男性管理层,下班后凑在一起吸烟侃大山,有的在办公室蹭网蹭空调搞股票投资,有的在办公室摸鱼到晚上八点多,正好赶上家里读初中的小孩夜自习放学时间,一并接孩子回家。

再者,搞一系列无意义劳命伤财徒增工作量的措施。

在车间的每条生产线上安装可视化生产流程,就是每条线上都有一个电视机,但是从来没看到过实际用过。

同事两个客人的订单,A客人的一箱产品里出现B客人的一只产品,B客人的产品外箱里出现A客人的一只产品,始终查不出原因。

公司和车间的横幅和标语挂的到处都是,然而也没有什么用。

每周五车间和办公室搞5S检查,不达标者罚款。于是变成了每周五下午都变成了大家的打扫日。

给车间的每台机器(不管大的小的,是否是专业的还是通用的,有在使用的还是没在使用的)一律让一个同事做操作说明书,同事碍于权威不敢反抗,只得向工厂经理抱怨,有能力操作使用那些机器的,都不会去看这个操作说明书,不会操作的人也没有权限去操作这个机器。

再后来,三天一个小会,五天一个大会,刚开始都是在上班时间开会,然后老板觉得这样不妥,于是改成了每次开始都是晚上。

公司每出现一个问题或状况时,都是立即召集开会。尽管会越开越多,流程也越搞越多,但是工厂特别是生产,采购和质量这三大部门越来越状况百出。

所有的人,上至公司主要管理层,下至真心办事的底层员工,都知道他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做给老板看。(老板遥座H市指挥)。就这样,他完美地服务好了老板一个人,和整个工厂的人站在了对立面。依我浅薄的认识,相信没有哪一个老板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工厂的对立面吧。

从一些管理层跟他说话的态度和神情,都能明显感受到对他的不满和不客气。(写到这里,同事说想不通那些人为什么忍他那么久,直到现在才把他搞走?我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以前封建社会的”皇权”相争,不搞就不搞,一搞必须是一招致命,必须是要确保有绝对扳倒的优势和把握才能起这个头。不禁想起了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以我这样业务员的身份,平时压根没有资格与他直接接触或对话。直到前不久我手上一个客户的订单出了点问题,客人索赔1400元,老板跟副总讲,按公司规定公司承担90%,剩余的10%需要个人承担。

由于这个客户是同事转给我这边的,之前我收到的所有信息就是这一个翻单,所有细节完全同上一次订单。于是我就复制了上个订单的包装细节。但收到索赔后才发现上一次订单的这个包装资料是错的,质检部因为没能把首件拿给我确认,导致整批大货都这样弄错了,生产部包装车间也没能及时发现这一点。

为了这140元,这个副总在下班后召集业务部,质检部,生产部各部门经理及下面的主要当事一众人等在他办公室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每个部门的人都有道理,也有属于自己的过错,但也可以都把这个过错推到另外一个部门/人的身上。争执不出结果时,这个副总给老板打了个电话,开了个免提,让大家当着老板的面重复再说一遍自己刚才的话,过了半个小时后,老板发话,这个140元只是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个提醒,并不是一定就要罚款惩罚什么的。下面主要当事人的过错,是部门经理没能监管到位的过失,所以一共7个人,每个人扣了20元。

至此,大家才知道原来是只需要承担这140元,有一个部门经理说为了这140元在这儿耗一个小时,早说嘛,这140元扣我一个人都没有问题,结果让大家下班后还给这儿浪费这么长时间。

03

身边很多60岁年纪的人都已经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人生晚年了。

一些同事聊天说起这位副总,大家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年纪还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打工,也有人说像这样段位的人,一年挣的钱够养老好几年了,谁会嫌钱多。

确实,相比身边一些60岁的年纪仍然在工作的人,这个年纪能做的都是些打扫卫生和清洁工,或者保安这样的工作,能在工厂的管理层处于最高位置,和那些做着基础体力脏乱差的工作的没有可比性。

之前听一些去过日本的人讲起,日本很多的的士司机都是七八十岁的老爷爷,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仍在一些服装厂做些基础的体力劳动,虽然日本的老龄化全球知名,但之前我也有印象说国内的老龄化其实也在加剧。

当存款赶不上CPI和通货膨胀时,当曾经规划中的目标养老金额并不能覆盖和负担自己整个老龄阶段时,维持一份工作成了生存下去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想起五年前住的附近的一位老人,安徽户籍,那个时候他已经78岁了,每天拉着个板车去收木板,专门去那些房子拆迁了的地方去收集免费的木板,然后再卖给上一级回收商。

有个熟悉他的老乡,正好租了一块场地用来堆放这些废旧木板,于是整了个活动板房免费给这个老头住,顺便让他帮忙照看整个堆厂,他的吃喝拉撒都在户外解决,很多时候都会让我想象原始社会的人所生活的模样。

他孤身一人在温州多年,每年靠这个废旧木板,收入大概也有三四万块钱。每餐都是几个白馒头,夏天的时候他的那个活动板房太热,他就一卷凉席在树底下睡觉过一夜。

每次拉着满满一板车的废旧木材拉回堆放的场地的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一些略有坡度的桥,好几次在路上看见他想要上坡但上不去,身边路过的人都会停下来帮他推一把。

之后曾经住的这个地方拆迁,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前些日子,去一个亲戚的菜地的路上再次偶然碰见他,那条路灰尘滚滚,因为被大货车和拖土车碾压过,马路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凹坑,小汽车都要非常缓慢地行使,不然底盘一不小心就会被刮。

那短短的一条路我看见他一个人停了三次,每走一段路他就坐在路边休息下。除了依旧是衣衫褴褛,依旧是不修边幅,与四五年前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几年前有一次下起暴雨的日子,所有人都在雨里奔跑往家赶,他佝偻着腰拖着他那个满板车的废旧木材龟速而缓慢地往前行着,不慌不忙,我以为他累了走不动了,于是撑着伞在后面推着他的板车走,那天我从后面给他拍了张背影。

这张照片让我很多时候都会想起这个老人,很复杂的感受。大部分是羡慕他的好身体,近80岁的年纪还能做这样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自食其力,而且收入不低。

但另一部分我总起关于这个老人的人生历程,之前有一些老人会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一个人在外面赚钱时,他家人怎么想的,他都是笑笑不说话。问他有没有儿子女儿什么的,他也都是笑笑不说话,次数多了之后索性大家都不再问了。

这位老人总让我想起,我是否有可能活到他的这样的高龄,或者说55岁之后如果还达不到退休的年纪,还有家庭压力时我那个时候还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再或者年过40岁后也许就不再成为职场的主力和受欢迎的一员时,那个时候我还能做什么,要依靠什么才能生存和生活?

所以我觉得对于自己而言,出路或者为了让自己的晚年能看起来不那么心酸的话,那么年轻时必须要尽全力去努力做点什么。

很小的时候,我就深刻记住了一句话:开心十年,辛苦六十年; 辛苦十年,开心六十年。

04

在60岁的年纪被工厂辞退,我不确定其他人或者当事者是什么样的感受,但于我自己,这无疑是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备受打击的一玚灾难。

它是一种夹杂着拒绝,否定,还有怀疑,更有惋惜和悔恨在里面的复杂情绪。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另外两件小事。

2011年刚毕业入职的一家公司,公司处于亏损,很多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尽管如此,那个40岁初头的老板还是花高薪八千块请了一个55岁的人过来,任职公司的行政经理。

前期的入职仪式和介绍搞得非常隆重,这个55岁的行政经理入职后的一系列举措大概也都是些关于公司流程和规范的东西,但是仅仅4个月后也被迫走人了。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那个40岁的老板后来开会脾气上来,说这个行政经事是个骗子。

2020年我从上一家公司辞职时,身心俱疲,老板娘好几次递话给我,如果是觉得薪资方面不满意,只要我开口,她都会考虑。我每次都是心虚地说不仅仅是钱的事,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太累了,想休息下。她肯定读不懂我说的这个累是心累,不是身体累。

在我之后的接替者,她兴高采烈地跟我说她挖到了一个从温州服装大厂出来的业务经理,那个业务经理大概45岁左右,在那个服装大厂做业务经理大概15年左右了,与这个老板娘年龄相差无几。

我当时问老板娘,既然这个大厂这么大规模,做了15年的业务经理为什么还要辞职呢?况且现在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个时候辞职怎么着都不是明智之选吧?

当时我得到的信息是,这个业务经理因为公司业务重组,在2019年被派去另外一个分公司任负责人,2020年疫情爆发后,分公司被撤掉,她再回到集团后发现已经没有她的位子了,于是离职。

我当时听了,心里私下想到,这可能多半是个人因素的原因吧,但凡一个有着15年经验的业务经理为公司贡献着主要业绩的话,无论分公司怎么撤,肯定不会没有她的位置。

由于这位接替者的身份是公司的业务经理,前公司没有单独的办公室,所以老板娘把自己的办公室和办公桌(老板娘专属位置和椅子)给她坐,然后自己抱着笔记本去大通间的闲置办公桌上办公。

当我快要辞职走人的时候,这个业务经理才知道自己真正的业务角色,不仅仅是名义上的业务经理,还是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因为等于我走了后公司业务就她一个人了,而且也就只有她一个人懂英语。

后来我才了解到她的另一面,多年大厂经历出来的业务经理,在中小企业里已经完全水土不服了,要流程没有流程,要规章没有规章,更关键的是没有人可以给到你指挥,相反是老板娘的不断安排和指挥。

她之前在的大厂,她其实已经很多年都没有真实地处在业务一线了,客户都是老客户,下面有业务员,跟单员,还有单证,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在我接手的一个信用证订单上,她因为交单上的不符点被老板娘质疑她的业务专业能力。

最后因为两个人的三观严重不合,行事做事说话风格完全是对立的两个面,两个人在三个月后已经到了在微信上互怼的地步了,之后这个业务经理以光速离职,老板娘说她没有按公司规定提前一个月离职,要扣工资什么的,这个业务经理怼她自己还在试用期,是双向选择的阶段,还不至于要提前一个月离职,并暗示不差这个老板娘这点钱,最后威逼到不要做的太难看,否则劳动局见。

这个事情给我很大的冲击,因为我在上家公司真的是全心卖力过近2年的时间,老板娘的为人和一些风格我是清非常清楚的,但是另外这位业务经理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大概也是我在入职现有公司前包括现在,我不断地在脑海里强化一个念头:这个公司会是我的最后一份工作,无论如何我要干满至少三年。

最后一份工作意味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最后一家在职的公司,另一层意思是最后一份在职的工作。

0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传播的影响,无论男女,职场上的年龄焦虑席卷每一个打工人。35岁=裁员,45岁=失业。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业大军,很多时候这种动力的很大一个因素不能不说与年龄无关。

但是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你自身的价值是否有呈指数级或者是上升趋势增长。

你是把一个经验重复用了N年,还是确实具备N年的工作经验,这值得每一个职场老鸟深刻自查下。

想到这里,想到关于以后的出路和解决的办法,不由自主想起了饭统戴老板董老师在2019年那个演讲上提到的确保阶层不下沉的出路。

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在说同一件事,即:怎样在人生的后半段维持年轻时的生活条件(或阶层),不被这个时代不被这个社会无情又无形地甩出去。

无非这么几点:

1.尽早学习投资和理财,从年轻的时候(此时此刻)合理规划你的理财和投资,养老金,以及借助商业保险的杠杆来预防一些潜在的风险。

2.持续保持你的学习力,持久的学习力能让一个人有快速熟悉并精通一个陌生或新生事物的能力。

3.关注时代发展,增加时代技能,提升你的职场深度和专业度,争取成为复合型人才。

这里我想到了昨天在奴隶社会上看到的一篇文章,Lily Yang在Intel工作近三十年,明年即将退休。她不仅是Intel Crypto Frontier Center中心主任,Intel Lab 首席工程师,负责安全方面与多所世界顶级大学的科研合作。就职Intel公司二十多年来,数次跨越技术专业领域(图像视频压缩,网络协议,无线通讯,自动驾驶,安全隐私),在带领的项目研发里持有24项专利,还有36项专利在申请中。

起初她只是清华大学的硕士,去美国读的博士。入职Intel 后,她按部就班。后来为了换领域,作为大学兼职教授放下自己的资历,重读科研类的本科课程,再后来为了从科研岗拉转到市场产品策划岗位读MBA,再到最后在技术和管理两条路线的交叉点“化茧成蝶”—在公司里创造自己的事业平台。

4.教育理念的改变,投资你下一代的教育,也是隐形地实现提前退休的一种可能。

5.筹划创业,成为自雇者,终生为自己打工。

与大家共勉。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